[職場][人物] 海外打工旅遊值不值得? 你的態度是關鍵!
通常在異國打拼或是要到一個新國度重新開始,起頭時都不是一件容易與順遂的事情,其中的過程通常只有冷暖自知.
不論是打工度假,出國念書,旅遊流浪...等等等,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知道"為什麼要這樣做"、"你想從中得到什麼",你的價值是什麼? 不要盲目跟隨或隨之起舞,因為這是你個人的時間、精力.每個人的目地或想要的價值/收穫都不同. 有人想要賺錢、有人想要有經驗、有人只是要拿文憑,沒有對錯,只有選擇.
即使可能發展跟當初預設的不同,也要想辦法在現有狀況賺到最大的收穫,get the most (experience) out of the situation.
.
學妹佩玲Pei-ling Sung寫了一短篇感想,講的頗好的,跟大家分享:
其實出門在外,一定會遇到很多比在家更加倍開心或難過的事情,克服的過程或者當下或事後的愉悅,大概只有曾有過在那種情況下的人才能體會。面對不同情況(精英階級或基層階級)的態度,大概才是定義「值不值得」的答案吧!!
這幾年在國外,我曾在速食店打過工,在商店賣過東西,也有過幾次在不同規模的公司工作,每次提起曾在速食店工作,身邊同學同事都無法置信,但我自己心裡清楚,沒有在速食店跟商店的那些日子,絕對不會有今天的我,因此值不值得這個問題對於我來說,絕對是正面肯定的,我也為這些日子感到驕傲!! 這難道還不值得??
每個人在國外的際遇都不同,但導火線及遊戲規則卻是一樣的:同樣都是以台灣人的身分參加美國打工、澳洲打工、英國打工或者其他打工/工作度假計畫,同樣的時間限制與環境限制,遊戲結束後有人帶著滿滿收穫、為自己的旅程感到無比驕傲,卻也有人懷疑「自己參與這個遊戲」是否值得,之所以有如此天壤不同的結果,就是遊戲參與者的態度不同了。用個電腦的角度來翻譯:用同一台電腦(條件相同)、輸入相同的數據(同樣都是台灣人參與同一個打工方案),但輸出非常不同,關鍵就在於演算法(參與者的態度)怎麼寫。
打工度假這種計畫到底值不值得,你自己才是定義值不值得的關鍵。
http://psdyari.blogspot.co.uk/2015/06/ps.html?view=classic